“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这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河南省商丘市公交公司代表专程给中国人民银行商丘市分行送来了锦旗,感谢该行指导中原银行商丘分行集中回收兑换了公司积压的16万余元硬币。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商丘市分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聚焦现金服务机制建设、流通循环、兑零换残、宣传普及,四轮驱动构建“微循环”,不断提升群众享受现金服务便利性、满意度。
机制筑基,织密协同“责任网”。横向联动聚合力,中国人民银行商丘市分行以县域反假货币工作协调机制为平台,构建地方政府主导、7家银行机构牵头、多个政府职能部门与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1+7+N”县域现金服务共建格局,破解现金服务区域“梗阻”。持续强化现金服务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商丘市科学划分为188个责任片区、420个责任网点,明确各金融机构网点“责任田”,确保城乡现金服务全覆盖、无盲区。建立“暗访+督导”机制,组织暗访小组57次深入金融机构网点就“零钱包”兑换、小面额现金备付、人民币整洁度等情况开展暗访,建立“检查-整改-回头看”闭环机制,推动基层现金服务优化升级。
收放提质,畅通流转“双车道”。聚焦现金供应“零延迟”,中国人民银行商丘市分行借助“货金二代”预约系统、现金计划、运行分析等工具精准测算“提前量”,动态调整现金供应,全力保障现金供应量足质优。2025年以来,追加小面额人民币调拨4次,调入箱数同比增长13.5%。聚焦畅通残损币回收渠道,按季组织开展残损币“定点归集、统一上缴”专项缴库和基层网点残损币“库存清零”专项行动,2次开展专项缴库活动累计回笼残损人民币588.5万元,同比增长6.5%,有效缓解不成捆、不成把残损币上缴难题。完善县域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鉴定兑换机制,设立14家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认定兑换网点,开展专项回收轮值活动18次,更好满足群众兑换需求。
服务升温,延伸触角“零距离”。聚焦提升群众兑零便利性,中国人民银行商丘市分行督促金融机构开通零残兑换和特殊群体绿色通道、“零钱包”推广、ATM改造等措施完善网点现金服务,不定期深入集市、农贸市场等重点用现场所上门开展小面额人民币、残损人民币兑换,将现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今年以来,商丘市共改造144台支持零钞取现ATM,打造“零钱包”兑换便民网点221家,发放“零钱包”2.05万余个,开展“一对一”上门兑换服务375次。指导金融机构与对接社区建立常态化直通服务机制,为8500余户商户建立重点用现台账,开展零钞兑换228次,创新上线“商丘市人民币预约兑换系统”微信小程序,通过“线上预约+线下兑付”让有需求的老百姓“少跑腿”。
宣传走心,提升认知“全方位”。中国人民银行商丘市分行采取“传统媒体+数字平台”双轨并进的宣传模式,打造“地方主流媒体、金融机构公众号、官方抖音号、银行网点”宣传矩阵,有效扩大宣传覆盖面。组织金融机构进社区、集市、乡镇,开展“金融知识赶大集”“哪吒村里话反假”等特色活动,积极采用易于理解、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以“走心”宣传让群众看得懂、听得明、学得会,助力全方位筑牢“金融安全防线”。把握春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15经侦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累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715场次,覆盖群众58.3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