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两高四着力”、围绕“两重”“两新”和农业强省目标,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增强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扩大内需、激发活力、畅通循环的各个重要环节,加大对河南省实体经济的支持强度。截至2025年5月末,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9.25万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居民消费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是金融服务“两新”政策实施的有力抓手。2025年5月,随着一揽子货币支持政策推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持续加量、扩围、降成本,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引导全省金融机构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对照项目清单主动对接,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精准投放,央行低成本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绿色转型”的作用显著发挥。如,洛阳LYC汽车轴承公司得益于1.4亿元、利率仅为2.6%的设备更新贷款支持,新投产的自动化、智能化轮毂生产线高效运转,有力促进生产提质增效。在政策有力支持下,全省科技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4.46%、25.08%。省内148个清单内项目获得设备更新贷款支持112.3亿元,“两新”政策效应得到持续释放,快速传导至设备更新投资领域,今年前5个月,河南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47.2%,高于全省投资增速40.6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加261.2亿元,同比增长8.77%,助力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实现增长12.4%、26.7%,河南省产业链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粮仓,每年产出全国约十分之一的粮食、四分之一的小麦,肩负着“端稳中国饭碗”的重大使命。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立足“中原粮仓”的战略地位,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创新“金燕农谷快贷”“育粮易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引导金融资源重点投向粮食收储、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全力支持种业振兴。“中原农谷”种业基地累计获贷294.5亿元,全省夏粮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750亿斤以上,居全国首位。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引导金融机构深挖地区农业特色,“一县一品”定制场景化产品,因地制宜推出融资融智、平台赋能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如,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的“豫农振兴贷”,为全省尉氏红薯、温县山药、宁陵酥梨等55个特色产业打造专属产品,提供从种到销全产业链支持;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的“智慧畜牧贷”创新以猪、牛为抵押物,通过物联网赋能,使农户“躺着就能贷款”。在金融活水浇灌下,截至2025年5月末,河南省涉农贷款余额2.59万亿元,较年初新增1105.7亿元。
2025年,提振消费成为经济高频词。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锚定促消费、扩内需、惠民生,联合省商务厅等19部门印发《河南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落实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打出政策组合拳。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家装、房车购置、教育医疗等消费领域推出“家装e贷”“房消联动”“教师e贷”等专属产品,既顺应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激发居民消费潜能,拓展了消费增量空间。今年前5个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0.9%,汽车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消费需求加速释放。
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通过央行低成本资金精准支持服务消费和养老领域,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紧抓机遇,迅速召开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推进会、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宣贯会,加快构建省市联动协调机制,统筹做好政策宣贯、监测通报、调度督导等工作。政策出台首月,实现全省首批231.1万元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首笔3600万元养老产业贷款落地。在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政策作用下,河南省养老领域贷款规模近500亿元,服务消费领域贷款规模超千亿元。今年前5个月,全省消费贷款增加254.1亿元,同比增长13.9%,有效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并呈逐月加快态势。
|